膀胱癌术后尿路感染可通过抗生素治疗、导尿管护理、增加水分摄入、调整生活习惯及定期复查等方式控制。感染通常与术后免疫力下降、导尿管使用、尿路结构改变、细菌定植及个人卫生等因素有关。
1、抗生素治疗:
术后尿路感染多由细菌引起,需根据尿培养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常用药物包括左氧氟沙星、头孢曲松、磷霉素等,需严格遵医嘱完成疗程。治疗期间需监测体温及尿常规变化,避免自行停药导致耐药性。
2、导尿管护理:
留置导尿管是术后感染的高危因素。需每日用生理盐水清洁尿道口,保持引流袋低于膀胱水平,避免尿液反流。导尿管应定期更换,操作时严格执行无菌技术,减少细菌侵入风险。
3、增加水分摄入:
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可稀释尿液并促进细菌排出。建议选择温开水、淡绿茶等,避免咖啡、酒精等刺激性饮品。排尿时尽量排空膀胱,减少残余尿量滋生细菌的机会。
4、调整生活习惯:
术后三个月内避免憋尿、久坐及剧烈运动。穿着宽松棉质内裤,排便后从前向后擦拭。可适量补充含维生素C的果蔬如柑橘、猕猴桃,增强尿路黏膜防御能力。
5、定期复查:
术后1个月内每周复查尿常规,3个月后行膀胱镜检查。若出现尿频尿急加重、血尿或发热,需立即就医。长期随访可监测肿瘤复发及尿路功能恢复情况。
膀胱癌术后患者需建立规律作息,保证每日7小时睡眠以提升免疫力。饮食宜清淡,多摄入冬瓜、薏仁等利尿食材,限制高盐高脂食物。可进行散步、八段锦等低强度运动,避免游泳等可能引发感染的活动。保持会阴部干燥清洁,夜间排尿2-3次减少尿液滞留。心理上可通过正念训练缓解焦虑,家属应协助记录排尿日记,观察尿液颜色及量的变化。术后半年内避免盆浴及性生活,恢复期需严格遵医嘱进行膀胱灌注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