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路感染可通过中医辨证施治,常用方法有清热利湿、滋阴降火、健脾益气、温阳化气、活血化瘀等。尿路感染在中医属淋证范畴,多因湿热下注、脾肾亏虚或气滞血瘀导致,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
1、清热利湿针对湿热下注型尿路感染,常用八正散、导赤散等方剂。八正散含车前子、瞿麦等成分,可通淋利尿;导赤散以生地黄、木通为主,能清心火利小便。伴有发热者可加金银花、连翘,小腹胀痛明显时配伍川楝子、延胡索。治疗期间需忌食辛辣油腻,保持会阴清洁。
2、滋阴降火适用于病程迁延的阴虚火旺型,表现为尿痛伴腰膝酸软。知柏地黄丸是基础方剂,含知母、黄柏等成分,可滋肾阴清虚热。若兼心烦失眠可加栀子、淡竹叶,口干舌燥者配伍麦冬、天花粉。日常可食用梨汁、荸荠等滋阴食物,避免熬夜耗伤阴液。
3、健脾益气针对反复发作的脾虚气陷型,选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方中黄芪、白术能升阳举陷,配伍茯苓、泽泻健脾渗湿。尿后余沥可加益智仁、乌药,食欲不振者配合焦三仙。建议患者规律进食小米粥、山药等健脾食材,适度练习八段锦增强中气。
4、温阳化气老年肾阳不足型适用济生肾气丸,含附子、肉桂等温阳药,配合牛膝、车前子利水通淋。畏寒肢冷者可加淫羊藿、巴戟天,夜尿频多时配伍桑螵蛸、覆盆子。日常可用杜仲、核桃仁煲汤,注意腰腹部保暖,避免久坐损伤阳气。
5、活血化瘀病程日久气滞血瘀型选用桂枝茯苓丸加减,桃仁、红花活血通络,配伍石韦、冬葵子通淋止痛。小腹刺痛明显加蒲黄、五灵脂,尿血者配合小蓟、白茅根。治疗期间可饮用玫瑰花茶疏肝解郁,适当按摩三阴交等穴位促进气血运行。
中医治疗尿路感染需辨证选用内服汤药,同时可配合针灸取中极、膀胱俞等穴位,或耳穴贴压尿道、肾区。日常应保持每日饮水超过2000毫升,避免憋尿,穿棉质透气内衣。饮食宜清淡,多食冬瓜、薏苡仁等利湿食材,忌饮酒及辛辣刺激。治疗期间观察排尿情况,若出现血尿、发热等变化应及时复诊调整方案。症状缓解后可通过六味地黄丸等中成药巩固疗效,定期复查尿常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