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骤停最常见的原因有冠心病、心肌病、心律失常、电解质紊乱等。心脏骤停通常由心脏电活动异常导致,可能引发猝死,需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和除颤。
1、冠心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可能引发室颤。表现为胸痛、呼吸困难,需使用胺碘酮、利多卡因等抗心律失常药物,必要时行冠脉介入治疗。
2、心肌病扩张型或肥厚型心肌病导致心脏结构异常,易诱发恶性心律失常。可能出现乏力、水肿,可用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药物控制病情。
3、心律失常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等严重心律失常可直接导致心脏骤停。常有心悸、晕厥前兆,需使用普罗帕酮、索他洛尔等药物,必要时植入心脏除颤器。
4、电解质紊乱严重低钾血症或高钾血症可影响心肌电生理活动。伴随肌无力、心电图异常,需静脉补充电解质或使用聚苯乙烯磺酸钠等调节剂。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定期体检,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有助于预防心脏骤停。出现胸闷、心悸等症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