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最常见的肿瘤主要有骨肉瘤、霍奇金淋巴瘤、睾丸肿瘤、卵巢肿瘤、甲状腺癌等。这些肿瘤的发生可能与遗传、环境、激素变化等因素有关。
1、骨肉瘤骨肉瘤是青春期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骨肿瘤,好发于长骨的干骺端,如股骨远端、胫骨近端等部位。发病可能与快速生长期骨骼细胞异常增殖有关,表现为局部疼痛、肿胀、活动受限,严重时可出现病理性骨折。诊断需结合影像学检查和病理活检,治疗以手术切除联合化疗为主,常用化疗药物包括甲氨蝶呤注射液、顺铂注射液、多柔比星脂质体注射液等。
2、霍奇金淋巴瘤霍奇金淋巴瘤是青少年常见的淋巴系统恶性肿瘤,典型表现为无痛性淋巴结肿大,多起源于颈部或纵膈。患者可伴有发热、盗汗、体重减轻等全身症状。发病与EB病毒感染、免疫异常等因素相关。治疗采用ABVD方案化疗,药物包括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注射液、硫酸长春新碱注射液等,必要时联合放疗。
3、睾丸肿瘤睾丸肿瘤在15-35岁男性中发病率较高,最常见为精原细胞瘤。典型表现为睾丸无痛性肿大或沉重感,部分患者可出现阴囊坠胀。发病与隐睾史、家族遗传等因素相关。治疗以根治性睾丸切除术为主,根据病理类型辅以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或放疗,化疗药物常用顺铂注射液、依托泊苷注射液等。
4、卵巢肿瘤青春期女性卵巢肿瘤以生殖细胞肿瘤多见,如畸胎瘤、无性细胞瘤等。早期可能无症状,随着肿瘤增大可出现下腹隐痛、月经紊乱,严重时发生扭转或破裂。诊断依靠超声和肿瘤标志物检查。治疗需保留生育功能,可行患侧附件切除术,恶性者术后需配合博来霉素注射液、依托泊苷注射液等化疗。
5、甲状腺癌青少年甲状腺癌以乳头状癌为主,表现为颈部无痛性肿块,可能伴有声音嘶哑或吞咽困难。发病与辐射暴露、碘摄入异常等因素相关。治疗以甲状腺全切术为主,术后根据情况采用放射性碘治疗,需长期服用左甲状腺素钠片替代治疗并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
青少年出现不明原因肿块、持续疼痛、体重下降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日常生活中需保持规律作息,避免接触辐射和有害化学物质,均衡饮食并适当运动。家长应关注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定期体检有助于早期发现异常。确诊肿瘤后需积极配合专科医生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同时做好心理疏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