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是多发性骨髓瘤的常见病变之一,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可能出现肾功能损害、蛋白尿、血尿等症状。多发性骨髓瘤引起的肾病主要由轻链蛋白沉积、高钙血症、高尿酸血症等因素导致,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完善相关检查并接受规范治疗。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出现肾病的主要原因是轻链蛋白沉积。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异常增殖,产生大量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轻链,这些轻链蛋白通过肾小球滤过后在肾小管重吸收,导致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和间质纤维化。患者可能出现蛋白尿、水肿等症状。治疗上需控制原发病,可采用硼替佐米注射液、来那度胺胶囊等药物抑制浆细胞增殖,减少轻链蛋白产生。
高钙血症也是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发生肾病的重要原因。骨髓瘤细胞破坏骨质释放大量钙离子,血钙水平升高导致肾小管和集合管损伤。患者可表现为多尿、烦渴、恶心呕吐等症状。治疗需积极补液利尿促进钙排泄,使用唑来膦酸注射液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必要时进行血液透析。高尿酸血症同样可导致肾病,骨髓瘤细胞代谢旺盛产生大量尿酸,尿酸结晶沉积在肾间质引起炎症反应和纤维化。患者可能出现腰痛、血尿等症状,治疗需碱化尿液并使用别嘌醇片降低血尿酸水平。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日常需注意限制蛋白质摄入,每日蛋白质摄入量控制在每公斤体重0.8克以内,以优质蛋白为主。保持每日尿量在2000毫升以上,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定期监测肾功能、电解质、尿常规等指标,出现水肿、尿量减少等症状时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原发病,有助于延缓肾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