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发热抽搐通常需要立即就医,治疗方法主要有保持呼吸道通畅、物理降温、药物控制、病因治疗、预防复发等。发热抽搐可能与高热惊厥、脑膜炎、癫痫、电解质紊乱、遗传因素等有关。
1、保持呼吸道通畅将患儿平卧头偏向一侧,解开衣领避免窒息。禁止强行按压肢体或塞入异物,及时清理口腔分泌物。观察抽搐持续时间及伴随症状,为医生提供诊断依据。
2、物理降温使用温水擦拭颈部、腋窝等大血管处,或额头贴退热贴。避免酒精擦浴或冰敷等刺激性降温方式。监测体温变化,维持环境温度适宜。
3、药物控制地西泮注射液可用于紧急止痉,布洛芬混悬液或对乙酰氨基酚栓剂可退热。苯巴比妥片可预防复发,但须严格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如头孢曲松钠适用于细菌感染病例。
4、病因治疗病毒性感染多采用对症治疗,细菌性脑膜炎需静脉用抗生素。癫痫患儿需长期服用丙戊酸钠,电解质紊乱需补充相应离子。遗传代谢病需专科干预。
5、预防复发有惊厥史患儿发热时提前服用退热药,避免体温骤升。保证充足睡眠和水分摄入,接种流脑、乙脑等疫苗。定期随访脑电图,避免过度疲劳或情绪激动。
患儿抽搐停止后仍需密切观察意识状态,记录发作特征供医生参考。日常注意营养均衡,补充维生素B族和镁元素。家长应学习急救措施,避免发作时慌乱。建议制作发热记录卡,包含用药时间、体温变化等信息,复诊时携带。保持居住环境通风,发热期间穿宽松棉质衣物。若出现持续抽搐超过5分钟、反复发作或伴随呕吐等症状,须立即送急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