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突然抽搐可能与高热惊厥、癫痫、脑膜炎、低钙血症、脑外伤等原因有关。抽搐是儿童神经系统常见的急症,表现为肌肉不自主收缩伴意识障碍,需根据具体病因采取干预措施。
1、高热惊厥6个月至5岁儿童体温超过38摄氏度时可能发生单纯性热性惊厥,与体温骤升导致大脑异常放电有关。发作时表现为全身强直或阵挛,持续数分钟后自行缓解。家长需保持患儿侧卧位防止窒息,物理降温后及时就医。临床常用地西泮注射液控制发作,布洛芬混悬液退热,必要时静脉补液。
2、癫痫儿童癫痫发作可能与遗传因素或脑结构异常有关,典型症状包括突发意识丧失、双眼上翻、口吐白沫。视频脑电图检查可确诊,治疗需长期服用左乙拉西坦片、丙戊酸钠口服溶液等抗癫痫药物。家长应记录发作时长和表现特征,避免发作时强行约束患儿肢体。
3、脑膜炎细菌或病毒感染中枢神经系统可引发化脓性脑膜炎,除抽搐外多伴有发热、喷射性呕吐、颈项强直。腰穿脑脊液检查可明确病原体,需住院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抗感染,甘露醇注射液降低颅内压。疫苗接种是预防流感嗜血杆菌和脑膜炎球菌感染的有效手段。
4、低钙血症维生素D缺乏或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导致血钙低于2.1mmol/L时,可能引发手足搐搦或喉痉挛。发作时特征性表现为手腕屈曲、拇指内收。需静脉推注葡萄糖酸钙注射液,后期补充碳酸钙D3颗粒和维生素AD滴剂。母乳喂养婴儿应定期监测血钙水平。
5、脑外伤头部撞击后出现的抽搐可能提示颅内出血或脑挫裂伤,常伴随呕吐、嗜睡等症状。急诊CT检查可明确损伤程度,严重者需手术清除血肿。恢复期可配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注射液营养神经,避免剧烈运动防止二次损伤。
家长发现儿童抽搐时应保持镇定,移开周围危险物品,记录发作时间和表现特征,不要强行撬开牙关或按压肢体。发作持续超过5分钟或反复发作需立即送医。日常注意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疲劳,定期进行儿童保健检查。有热性惊厥史的患儿发热早期即可使用退热药,癫痫患儿需严格遵医嘱服药不可擅自减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