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疮可通过肛门肿物脱出、便血、肛门瘙痒等症状初步判断。痔疮是直肠末端黏膜下和肛管皮肤下静脉丛淤血扩张形成的柔软静脉团,主要分为内痔、外痔和混合痔三种类型。
1、肛门肿物脱出排便时肛门有肿物脱出是痔疮的典型表现。内痔发展到二度以上时,痔核会在排便时脱出肛门外,初期可自行回纳,后期需用手推回。外痔则表现为肛周持续性存在的皮赘或肿块。触摸脱出物质地柔软,表面可能覆盖黏膜或皮肤,通常无剧烈疼痛但伴随坠胀感。
2、便血无痛性间歇性便血是内痔早期主要症状。血液呈鲜红色,附着于粪便表面或便后滴血,严重时呈喷射状。出血量少时仅厕纸带血,长期出血可能导致贫血。需注意与直肠癌、肛裂等疾病鉴别,后者出血多伴肛门撕裂样疼痛。
3、肛门瘙痒痔疮分泌物刺激肛周皮肤可引起瘙痒。内痔黏膜分泌黏液,外痔导致肛门闭合不全,粪便残渣刺激皮肤形成湿疹。瘙痒在夜间加重,抓挠可能继发感染。保持肛周清洁干燥可缓解症状,但需避免使用碱性肥皂过度清洗。
4、肛门疼痛血栓性外痔或内痔嵌顿时出现剧烈疼痛。血栓形成时肛周出现紫黑色硬结,触痛明显。内痔脱出未能及时回纳可发生绞窄,表现为持续性胀痛伴坏死。普通痔疮在排便后可有短暂灼痛,与黏膜摩擦损伤有关。
5、排便异常痔疮患者常伴排便不尽感或异物感。因痔核占据肛管空间,排便后仍有便意。长期用力排便可能加重痔疮形成恶性循环。部分患者因恐惧疼痛刻意减少排便,导致便秘进一步刺激痔疮发作。
建议每日温水坐浴10-15分钟促进血液循环,避免久坐久站。饮食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量,推荐每日食用500克蔬菜和200克水果。保持规律排便习惯,如厕时间控制在5分钟内。出现持续便血、肿物无法回纳或剧烈疼痛时,应及时到肛肠科就诊,必要时接受硬化剂注射、胶圈套扎或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