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骨髓炎可能引发局部骨质破坏、全身感染性休克甚至残疾等严重危害。该病主要由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原体感染引起,常见于儿童及免疫力低下人群,需及时抗感染治疗以避免不可逆损伤。
急性骨髓炎初期表现为患肢剧烈疼痛伴局部红肿热痛,活动受限。炎症进展可导致骨质溶解坏死,形成死骨和脓肿。若未及时控制感染,病原体可能通过血液循环扩散至全身,诱发脓毒血症或多器官功能障碍。儿童患者因骨骼生长板受累可能出现肢体短缩或成角畸形等远期并发症。糖尿病患者或外周血管病变患者更易发展为慢性骨髓炎,迁延不愈的感染可能造成病理性骨折。
急性骨髓炎确诊后需立即静脉使用敏感抗生素,如注射用头孢呋辛钠、注射用克林霉素磷酸酯等。严重病例需手术清除坏死组织并留置引流管。恢复期应保持患肢制动,加强高蛋白饮食促进组织修复,定期复查血常规及影像学评估疗效。出现持续发热或疼痛加重须及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