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炎可能由外伤感染、血源性感染、邻近组织感染蔓延、免疫功能低下等因素引起,其危害主要包括骨质破坏、脓毒血症、病理性骨折、慢性迁延不愈等。
1. 骨质破坏骨髓炎会导致骨质溶解坏死,形成死骨和空洞,严重时可造成骨骼畸形或生长障碍。治疗需手术清创联合抗生素如头孢曲松、万古霉素、克林霉素。
2. 脓毒血症细菌通过血液播散可能引发全身感染,表现为高热、寒战、休克。需静脉使用广谱抗生素,必要时行脓肿引流。
3. 病理性骨折骨质强度下降易发生自发性骨折,常见于股骨、胫骨等负重骨。需固定患肢并长期抗感染治疗。
4. 慢性迁延未规范治疗的急性骨髓炎可能转为慢性,导致反复流脓、窦道形成。需彻底清除病灶并植骨修复。
骨髓炎患者应保证高蛋白饮食,避免患肢负重,定期复查血常规和影像学评估疗效,出现发热或疼痛加重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