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颤和房颤是两种不同类型的心律失常,主要区别在于发生部位和危险程度。室颤发生在心室,属于致命性心律失常;房颤发生在心房,属于非致命性但需长期管理的心律失常。两者在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原则等方面均有显著差异。
1、发生部位室颤是心室肌快速无序颤动,导致心脏无法有效泵血。房颤是心房肌不规则颤动,心房收缩功能丧失但心室仍可部分代偿。室颤直接威胁生命,房颤虽不立即致命但可能引发脑卒中等并发症。
2、心电图特征室颤心电图表现为杂乱无章的波形,无明确QRS波群。房颤心电图显示P波消失,代之以f波,RR间期绝对不规则。室颤需要立即电除颤,房颤可通过药物或电复律治疗。
3、临床症状室颤会导致意识丧失、脉搏消失,数分钟内可死亡。房颤常见心悸、气短症状,部分患者可能无症状。室颤属于心脏骤停,房颤属于慢性心律失常。
4、危险程度室颤是最危险的心律失常,猝死风险极高。房颤主要风险是血栓栓塞,五年内卒中风险明显增加。室颤需要心肺复苏抢救,房颤需要抗凝治疗预防血栓。
5、治疗方法室颤需立即电除颤,后续可能植入ICD。房颤治疗包括抗凝药物、节律控制药物和导管消融。室颤抢救后需查明病因,房颤需要长期管理预防并发症。
对于心律失常患者,建议定期进行心电图检查,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房颤患者应按医嘱服用抗凝药物,室颤高危人群可考虑植入式除颤器。出现心悸、胸闷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切勿自行用药。日常注意低盐低脂饮食,适度运动有助于改善心脏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