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廓发炎可能由细菌感染、真菌感染、外伤、过敏反应、湿疹等因素引起,可通过局部清洁、外用药物、口服药物、物理治疗、手术引流等方式治疗。
1、细菌感染耳廓皮肤破损后容易受到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侵袭,表现为局部红肿热痛,严重时可能出现脓性分泌物。治疗需使用抗生素软膏如莫匹罗星软膏,配合口服头孢克洛等药物。保持患处干燥清洁有助于预防感染扩散。
2、真菌感染长期潮湿环境易诱发念珠菌等真菌感染,特征为鳞屑样皮疹伴瘙痒。可涂抹酮康唑乳膏等抗真菌药物,避免搔抓导致继发感染。糖尿病患者更需警惕真菌感染风险。
3、外伤耳廓挫伤或撕裂伤后未及时处理可能引发炎症,常见于运动损伤或意外刮蹭。轻微外伤可用碘伏消毒后涂抹多粘菌素B软膏,严重开放性伤口需清创缝合。
4、过敏反应接触金属耳饰、染发剂等过敏原会导致耳廓皮肤出现红斑丘疹,伴有剧烈瘙痒。需立即去除过敏原,口服氯雷他定等抗组胺药物,局部使用氢化可的松乳膏缓解症状。
5、湿疹特应性体质者耳廓易反复出现湿疹,表现为皮肤增厚、脱屑伴渗出。治疗需避免过度清洗,使用他克莫司软膏等免疫调节剂,严重者可短期外用糖皮质激素。
耳廓发炎期间应避免游泳、戴耳机等可能加重炎症的行为,保持耳部清洁干燥。饮食宜清淡,限制辛辣刺激食物摄入。睡眠时避免压迫患侧耳朵,选择透气性好的枕套。若出现发热、剧烈疼痛或炎症扩散迹象,应及时就医进行系统治疗。日常注意不要随意掏挖耳朵,佩戴饰品前做好皮肤敏感测试,运动时做好耳部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