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一般通过影像学检查可在伤后24小时内明确诊断新旧伤,具体时间受骨折类型、影像技术、局部肿胀程度、患者年龄、合并症等因素影响。
新鲜骨折通常在受伤后立即出现局部疼痛、肿胀和功能障碍,X线检查可见清晰骨折线,周围软组织肿胀影明显。CT扫描能更早发现细微骨折,尤其适用于关节内骨折或脊柱骨折的早期诊断。磁共振成像对骨髓水肿和软组织损伤敏感,可在伤后6-12小时显示异常信号,有助于鉴别新旧伤。儿童青枝骨折因骨膜较厚,初期X线可能仅显示骨皮质皱褶,需结合临床查体判断。
陈旧性骨折在影像学上表现为骨折线模糊或消失,可见骨痂形成或畸形愈合,周围软组织肿胀消退。骨质疏松性骨折若延误就诊,可能已出现椎体压缩变形但无明确外伤史,需结合骨密度检查判断。病理性骨折在X线上除骨折征象外,还可见原发病变如骨溶解灶或成骨性改变,需要活检明确性质。骨折愈合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影像特征,如纤维性愈合与骨性愈合的鉴别,需要放射科医师结合临床综合分析。
建议受伤后尽早就医检查,避免剧烈活动加重损伤。恢复期注意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适当进行肌肉等长收缩训练促进血液循环。定期复查影像学观察愈合进度,出现异常疼痛或功能障碍需及时复诊。老年患者需预防跌倒,糖尿病患者需控制血糖以促进骨折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