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输卵管炎需进行妇科检查、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输卵管通畅性检查及病原体检测等五项核心检查。
1、妇科检查:
通过双合诊或三合诊评估输卵管增粗、压痛等体征,同时排除盆腔其他器官病变。检查可能发现子宫活动度受限或附件区包块,为后续针对性检查提供依据。
2、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可显示输卵管积水或增厚,严重者可见腊肠样改变。必要时采用核磁共振成像进一步鉴别输卵管肿瘤或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疾病。
3、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检查白细胞及C反应蛋白可能升高,阴道分泌物镜检可见大量白细胞。血清CA125检测有助于判断炎症活动程度,但需与卵巢肿瘤相鉴别。
4、输卵管通畅性检查:
子宫输卵管造影能直观显示输卵管阻塞部位和程度,宫腔镜下通液术可同步进行诊断与治疗。腹腔镜检查是评估输卵管形态的金标准,但属于有创操作。
5、病原体检测:
取宫颈分泌物进行衣原体、淋球菌等病原体培养或核酸检测,针对性使用抗生素前需明确感染源。结核菌素试验可排除生殖系统结核导致的输卵管病变。
日常需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避免频繁阴道冲洗破坏菌群平衡。急性发作期禁止性生活,饮食宜选择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增强抵抗力。适度进行盆底肌锻炼促进盆腔血液循环,但应避免剧烈运动加重盆腔充血。定期复查炎症指标,长期慢性疼痛患者可配合物理治疗缓解症状。计划妊娠者建议完成系统治疗后评估输卵管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