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性生活也可能发生尿路感染。尿路感染的常见诱因包括饮水量不足、卫生习惯不良、免疫力下降、泌尿系统结构异常以及激素水平变化等。
1、饮水量不足:
每日饮水量少于1500毫升会导致尿液浓缩,排尿频率降低,细菌在尿道滞留时间延长。建议养成定时饮水的习惯,尤其高温环境或运动后需及时补充水分,保持尿液呈淡黄色为宜。
2、卫生习惯不良:
排便后擦拭方向错误由后向前、内裤更换不及时、使用不透气材质的内裤等因素会增加细菌感染风险。女性应注意经期卫生用品更换频率,避免盆浴,婴幼儿需及时更换尿布。
3、免疫力下降:
糖尿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过度疲劳等会导致免疫功能受损,尿道黏膜防御能力降低。这类人群更需注意保暖,避免憋尿,可适当补充维生素C增强黏膜抵抗力。
4、泌尿系统异常:
先天性尿道畸形、前列腺增生、膀胱输尿管反流等疾病会造成尿流不畅,细菌滋生。此类情况可能伴随排尿疼痛、腰部酸胀等症状,需通过超声或尿动力学检查确诊。
5、激素水平变化:
绝经后女性雌激素水平下降,尿道黏膜变薄,防御功能减弱。表现为排尿灼热感、尿频尿急,可通过局部使用雌激素软膏改善症状,但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预防尿路感染需保持每日2000毫升以上饮水量,建议选择蔓越莓汁等富含原花青素的饮品;穿着纯棉透气内裤并每日更换;避免久坐,每2小时起身活动促进血液循环;养成排尿后排空膀胱的习惯,特殊人群可定期进行尿常规筛查。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持续超过24小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