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乳牙一般无须刻意拔除,多数会自然脱落。若乳牙滞留或影响恒牙生长,可通过牙科医生评估后采用专业拔牙器械处理。乳牙脱落过程主要与牙根吸收程度、恒牙萌出压力、咀嚼习惯等因素有关。
1、自然脱落机制乳牙牙根会随恒牙发育逐渐被破骨细胞吸收,导致牙齿松动。家长可鼓励孩子轻轻摇晃松动的乳牙,促进其自然脱落。此阶段建议提供苹果、胡萝卜等需咀嚼的食物,帮助乳牙脱落,同时避免过硬食物造成牙龈损伤。
2、滞留乳牙处理当恒牙已萌出而乳牙未脱落时,可能需牙医干预。滞留乳牙常因牙根吸收不全或恒牙异位萌出导致。口腔科医生会使用牙挺、牙钳等器械无痛拔除,操作前可能局部涂抹表面麻醉凝胶。常见于下颌乳切牙或上颌乳磨牙滞留情况。
3、龋坏乳牙拔除严重龋坏无法保留的乳牙需提前拔除,防止引发根尖周炎或影响恒牙胚。此时需评估邻牙稳定性,必要时制作间隙保持器。常见于奶瓶龋导致的大面积缺损,或牙髓暴露伴自发痛的乳磨牙。
4、外伤脱落处理因撞击松动的乳牙若影响进食或存在误吸风险,需急诊拔除。外伤后需拍摄牙片排除牙根折断,避免强行拔除残留牙根。同时检查恒牙胚是否受损,常见于前牙区跌倒碰撞导致的牙齿松动。
5、特殊疾病干预某些全身性疾病如锁骨颅骨发育不全症可能导致乳牙滞留多年,需多学科协作治疗。这类情况拔牙前需评估颌骨发育状况,必要时结合全麻下操作。罕见情况下需配合正畸牵引辅助恒牙萌出。
乳牙护理应从出牙期开始,每日用儿童软毛牙刷清洁,限制高糖饮食。自然脱落的乳牙创口通常无须特殊处理,24小时内避免吮吸或舔舐。若出现异常出血、肿胀或恒牙萌出方向异常,应及时就诊儿童口腔科。定期口腔检查能早期发现乳牙滞留或龋坏问题,多数儿童在6-12岁会完成乳恒牙交替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