捂热综合征的症状主要有体温升高、大量出汗、皮肤潮红、呼吸急促、意识障碍等。捂热综合征又称婴儿蒙被综合征,是由于过度保暖或环境温度过高导致机体散热障碍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多见于婴幼儿。
1、体温升高捂热综合征患者核心体温通常超过38摄氏度,严重者可达到40摄氏度以上。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导致产热与散热失衡是主要原因。婴幼儿体温调节能力较差,汗腺发育不完善,更易出现高热症状。高热持续存在可能引发热性惊厥等并发症。
2、大量出汗患者早期可能出现代偿性多汗,表现为全身皮肤湿润、衣物浸湿。随着病情进展,汗腺功能衰竭可导致无汗,此时皮肤转为干燥发烫。大量体液通过汗液丢失可能引起脱水、电解质紊乱等继发问题。
3、皮肤潮红体表血管扩张导致皮肤呈现弥漫性潮红,触摸有灼热感。皮肤温度明显升高但四肢末端可能出现发凉,这是外周循环障碍的表现。婴幼儿面部潮红尤为明显,可能伴有皮肤黏膜干燥等脱水体征。
4、呼吸急促代谢性酸中毒和高温刺激呼吸中枢可引起呼吸频率增快,每分钟呼吸次数可达40次以上。严重者可能出现呼吸节律不齐、呼吸困难等表现。呼吸代偿机制失效时可发展为呼吸衰竭。
5、意识障碍从烦躁不安逐渐发展为嗜睡、昏睡甚至昏迷是病情加重的表现。高温导致脑细胞代谢紊乱、脑水肿是主要原因。婴幼儿可能出现异常哭闹或反应迟钝,需警惕神经系统损伤。
发现捂热综合征症状应立即脱离高温环境,解开过厚衣物,用温水擦拭身体帮助散热。避免使用酒精擦浴或冰敷等剧烈降温方式。及时补充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保持环境通风凉爽。婴幼儿患者出现持续高热、抽搐、意识改变等症状时须立即就医,延误治疗可能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日常应注意根据环境温度合理增减衣物,避免过度包裹,睡眠时不要加盖过厚被褥,保持室内空气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