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屑病可通过皮损特征、发病部位、伴随症状等进行初步判断,典型表现为红斑覆盖银白色鳞屑、薄膜现象与点状出血。银屑病的诊断依据主要有皮损形态观察、发病部位分布、病程进展特点、家族遗传史调查、病理活检结果。
1、皮损形态观察银屑病典型皮损为边界清晰的红色斑块,表面覆盖多层银白色鳞屑,刮除鳞屑后可见半透明薄膜,继续轻刮薄膜会出现点状出血现象。这种三联征是与其他皮肤病鉴别的关键特征。皮损可呈点滴状、钱币状或地图状,急性期可能出现同形反应。
2、发病部位分布好发于头皮、肘部、膝盖等伸侧皮肤,也可累及腰骶部、指甲等部位。头皮银屑病表现为边界清楚的红斑伴厚层鳞屑,常超出发际线。约半数患者会出现指甲凹陷、甲板增厚或甲分离等甲改变。特殊类型可能累及褶皱部位或全身皮肤。
3、病程进展特点病程呈慢性复发性,冬季加重夏季缓解是常见规律。皮损可长期局限于某部位,也可能突然全身泛发。部分患者发病前有咽喉感染史或精神应激事件。病情轻重程度波动较大,轻者仅少量皮损,重者可出现红皮病型或脓疱型等严重表现。
4、家族遗传史调查约30%患者有银屑病家族史,遗传因素在发病中起重要作用。询问一级亲属中是否有类似皮肤病变有助于辅助诊断。但无家族史不能排除诊断,环境触发因素如感染、外伤、药物等也可能诱发易感个体发病。
5、病理活检结果皮肤病理检查可见角化不全、颗粒层变薄、表皮突延长等特征性改变。真皮乳头血管扩张伴淋巴细胞浸润,Munro微脓肿具有诊断价值。活检主要用于不典型病例的鉴别诊断,寻常型银屑病通常无须病理检查即可临床确诊。
怀疑银屑病时应尽早就诊皮肤科,医生会根据临床表现结合必要检查明确诊断。日常生活中需避免搔抓皮损,沐浴时水温不宜过高,选择无刺激护肤品。保持规律作息与情绪稳定有助于控制病情复发,饮食上注意均衡营养,限制酒精及辛辣食物摄入。急性期遵医嘱使用外用卡泊三醇软膏、他克莫司软膏或糖皮质激素制剂,中重度患者可能需要光疗或系统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