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或大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可能引起高脂血症。糖皮质激素通过影响脂肪代谢、促进肝脏合成甘油三酯等机制导致血脂异常,但短期规范用药通常不会显著升高血脂。
糖皮质激素可能通过多种途径导致血脂水平升高。这类药物会激活脂肪分解酶,促使脂肪组织释放游离脂肪酸进入血液。同时糖皮质激素能增强肝脏对游离脂肪酸的摄取,促进极低密度脂蛋白的合成与分泌。糖皮质激素还可能抑制脂蛋白脂肪酶的活性,延缓血液中甘油三酯的清除速度。这些代谢变化共同导致血液中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上升,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可能降低。
部分人群使用糖皮质激素后更易出现血脂异常。存在肥胖、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基础代谢性疾病患者风险较高。遗传性脂代谢异常患者也可能对糖皮质激素的升脂作用更敏感。某些特定基因多态性可能影响个体对糖皮质激素的代谢反应,导致血脂波动更为明显。合并使用其他可能影响血脂的药物时,糖皮质激素的升脂效应可能被放大。
使用糖皮质激素期间应定期监测血脂指标,包括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发现血脂异常时可考虑调整激素用量或联用调脂药物。日常需保持低脂饮食,限制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摄入,增加膳食纤维和omega-3脂肪酸。适度有氧运动有助于改善脂代谢,戒烟限酒也能降低心血管风险。用药期间出现明显血脂升高应及时就医,由医生评估是否需要干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