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根据生长位置可分为黏膜下肌瘤、肌壁间肌瘤、浆膜下肌瘤三类,特殊类型包括阔韧带肌瘤和宫颈肌瘤。
1、黏膜下肌瘤肌瘤向宫腔内突出生长,表面仅覆盖子宫内膜。这类肌瘤容易导致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甚至贫血,部分患者可能出现不孕或流产。黏膜下肌瘤可通过宫腔镜检查确诊,体积较小者可行宫腔镜电切术,较大者可能需要腹腔镜或开腹手术。
2、肌壁间肌瘤肌瘤位于子宫肌层内,是最常见的类型。随着肌瘤增大可能引起子宫变形,常见症状包括月经异常、盆腔压迫感。无症状的小肌瘤可定期观察,出现症状者可选择药物治疗如米非司酮,较大肌瘤需手术剔除。
3、浆膜下肌瘤肌瘤向子宫浆膜面突出生长,可能形成带蒂肌瘤。巨大肌瘤可能压迫膀胱或直肠引起尿频便秘,带蒂肌瘤扭转时会出现急性腹痛。多数需腹腔镜手术切除,带蒂肌瘤可通过简单切除术处理。
4、阔韧带肌瘤肌瘤生长在阔韧带两叶之间,属于特殊类型。可能压迫输尿管导致肾积水,手术难度较大需注意输尿管走行。术前需完善静脉肾盂造影检查,术中可能需泌尿外科协同处理。
5、宫颈肌瘤肌瘤位于宫颈部位,可能影响分娩机转。常见症状为排尿困难、性交疼痛,妇科检查可见宫颈变形。手术需注意保护输尿管末端,必要时行宫颈成形术。
子宫肌瘤患者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摄入含雌激素的保健品。建议每3-6个月复查超声监测肌瘤变化,出现异常出血或压迫症状及时就诊。饮食注意补充铁元素预防贫血,适度运动有助于改善盆腔血液循环。绝经后肌瘤通常会自然萎缩,但快速增大者需警惕恶变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