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按位置可分为前壁、下壁、侧壁、后壁及右心室梗死五种类型。不同梗死部位对应冠状动脉不同分支的阻塞,临床表现和并发症存在差异。
1、前壁梗死前壁心肌梗死主要由左冠状动脉前降支闭塞引起,心电图表现为V1-V4导联ST段抬高。该区域心肌收缩功能关键,易导致急性左心衰竭、心源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典型症状包括剧烈胸痛向左肩放射、呼吸困难,需紧急进行再灌注治疗。
2、下壁梗死下壁梗死多因右冠状动脉闭塞所致,心电图Ⅱ、Ⅲ、aVF导联出现特征性改变。常伴随迷走神经张力增高,表现为恶心呕吐、心动过缓。可能合并右心室梗死,需注意补液治疗时避免肺水肿。
3、侧壁梗死侧壁梗死通常源于左冠状动脉回旋支病变,心电图I、aVL、V5-V6导联异常。该区域梗死易诱发室性心律失常,需密切心电监护。部分患者疼痛向左侧颈部或下颌放射,易误诊为牙科疾病。
4、后壁梗死后壁梗死多为右冠状动脉或左回旋支后降支闭塞,常规12导联心电图可能显示不典型,需加做V7-V9导联确诊。临床表现隐匿,但易导致乳头肌功能不全引发二尖瓣反流,听诊可闻及心尖区收缩期杂音。
5、右心室梗死右心室梗死常与下壁梗死并存,特征性表现为颈静脉怒张、低血压但肺部无啰音。治疗需避免使用硝酸酯类和利尿剂,强调扩容维持右心室前负荷。心电图右胸导联ST段抬高有诊断价值。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出院后需长期坚持低盐低脂饮食,每日进行30分钟有氧运动如步行或骑自行车。严格遵医嘱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调脂药物如阿托伐他汀,控制血压血糖在目标范围。定期复查心电图和心脏超声,出现胸闷气促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就医。保持情绪稳定,戒烟限酒,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心脏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