痤疮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粉刺型、丘疹脓疱型、结节囊肿型及聚合型四种主要类型,皮肤表现包括黑头粉刺、炎性丘疹、脓疱、囊肿等。痤疮的发生与毛囊角化异常、皮脂分泌过多、痤疮丙酸杆菌感染及炎症反应等因素密切相关。
1、粉刺型痤疮主要表现为开放性或闭合性粉刺。开放性粉刺即黑头,因毛囊口扩张、皮脂氧化变黑形成;闭合性粉刺为肤色小丘疹,毛囊口完全堵塞所致。好发于面中部T区,触诊有砂砾感。日常需注意温和清洁,避免挤压,可使用含水杨酸或维A酸的外用制剂改善毛囊角化。
2、丘疹脓疱型特征为红色炎性丘疹和顶端带脓液的脓疱,直径多小于5毫米。由粉刺进展而来,与痤疮丙酸杆菌感染诱发免疫反应相关。皮损常见于面颊、下颌,可能遗留暂时性红斑。治疗需联合抗菌药物如克林霉素凝胶,中重度者可配合口服多西环素。
3、结节囊肿型表现为深在性红色结节或囊肿,直径超过5毫米,触痛明显。因炎症向真皮深层扩散形成,易导致瘢痕。好发于下颌、颈部,愈合后常见凹陷性瘢痕。除系统用药外,顽固性囊肿需行糖皮质激素局部注射或光动力治疗。
4、聚合型痤疮最严重类型,多发性炎性结节、囊肿相互融合,伴窦道和瘢痕形成。可能与遗传因素相关,男性多见。皮损累及面部、胸背部,常伴全身症状。需长期联合异维A酸、抗生素及抗雄激素治疗,必要时需外科引流。
痤疮患者应选择无油配方的护肤品,避免高糖高脂饮食。每日用温水清洁面部两次,忌用手挤压皮损。外出时做好物理防晒,防止色素沉着。若常规护理无效或出现囊肿性皮损,建议尽早就医。保持规律作息和良好心态对控制病情进展有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