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剑
副主任医师
南京市妇幼保健院
妇科
闭经期月经不来可能与激素水平变化、营养不良、压力过大等因素有关,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营养、缓解压力等方式改善。
1、激素水平变化
闭经期女性体内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下降,可能导致月经周期紊乱或停经。此时,饮食中可增加富含植物雌激素的食物,如大豆、亚麻籽、豆腐等,帮助调节激素平衡。
2、营养不良
长期饮食不均衡或缺乏关键营养素,如铁、维生素B族、蛋白质等,可能影响月经周期。建议多摄入富含铁的食物(如红肉、菠菜)、维生素B族(如全谷物、坚果)和优质蛋白质(如鸡蛋、鱼类),以支持身体正常功能。
3、压力过大
心理压力过大会影响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功能,导致月经不规律或停经。通过规律运动(如瑜伽、散步)、冥想或深呼吸练习,可以有效缓解压力,帮助恢复月经周期。
4、药物治疗
如果饮食和生活方式调整效果不明显,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治疗。例如,口服避孕药调节激素水平,黄体酮类药物促进月经来潮,或中药调理(如当归、熟地黄)改善气血不足。
5、就医建议
若闭经持续时间较长或伴随其他不适症状(如头痛、体重骤变),应及时就医,排除多囊卵巢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异常等疾病的可能性。
闭经期月经不来是女性常见的生理现象,但长期停经可能提示潜在健康问题。通过合理饮食、调节生活方式和必要时就医,可以有效改善症状,维护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