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可通过手术切除、定期随访、药物治疗、营养支持等方式治疗。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通常由基因突变、慢性胰腺炎、胰管梗阻、吸烟等因素引起。
1、手术切除:对于存在恶变倾向或已恶变的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需进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或胰腺部分切除术。手术方式选择与肿瘤位置、大小及恶性程度相关。
2、定期随访:无症状且无恶变征象的小型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可采取影像学监测,每6-12个月进行CT或MRI检查评估肿瘤变化情况。
3、药物治疗:伴有胰腺炎发作时可使用胰酶替代剂如胰酶肠溶胶囊,疼痛明显者可短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合并感染时需用抗生素如头孢克肟分散片。
4、营养支持:胰腺外分泌功能不足患者需补充胰酶制剂如胰酶肠溶胶囊,合并糖尿病者需胰岛素治疗,建议采用低脂高蛋白饮食并补充脂溶性维生素。
患者应戒烟限酒,避免高脂饮食,定期监测血糖及营养状况,出现腹痛、黄疸等症状需及时复查影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