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疹止痒可通过外用糖皮质激素、口服抗组胺药、冷敷、保湿护理、紫外线光疗等方式缓解。湿疹通常由皮肤屏障功能障碍、免疫异常反应、遗传因素、环境刺激、微生物感染等原因引起。
1、外用糖皮质激素外用糖皮质激素是湿疹急性期止痒的首选药物,如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糠酸莫米松乳膏、卤米松乳膏等。这类药物通过抑制局部免疫反应减轻红肿瘙痒,适用于中重度湿疹。使用时应避开面部及皮肤薄嫩部位,连续使用不超过两周,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强度。
2、口服抗组胺药氯雷他定、西替利嗪、依巴斯汀等第二代抗组胺药能阻断组胺受体,缓解湿疹引发的瘙痒症状,尤其适合夜间瘙痒加重者。这类药物嗜睡副作用较轻,但青光眼、前列腺增生患者需谨慎使用。若常规剂量效果不佳,可遵医嘱短期联用第一代抗组胺药如扑尔敏增强疗效。
3、冷敷用4-6℃冷藏生理盐水浸湿纱布敷于患处,每次15分钟,每日2-3次。低温可暂时麻痹神经末梢,收缩血管减轻炎症反应,对突发剧烈瘙痒有快速缓解作用。注意避免直接使用冰块接触皮肤,防止冻伤。冷敷后需立即涂抹保湿剂修复皮肤屏障。
4、保湿护理选用含神经酰胺、尿素或凡士林的保湿霜,如薇诺娜特护霜、丝塔芙润肤乳等,每日涂抹3-5次。保湿剂能修复受损的角质层,减少外界刺激引发的瘙痒。沐浴后3分钟内是保湿最佳时机,水温应控制在32-37℃,避免使用碱性清洁产品。
5、紫外线光疗窄谱中波紫外线疗法适用于顽固性湿疹,通过调节皮肤免疫反应减轻炎症。一般需要10-15次治疗,每周2-3次,累积剂量需严格监控。治疗期间可能出现暂时性皮肤干燥,需加强保湿。光敏性湿疹、红斑狼疮患者禁用此法。
湿疹患者日常应穿着纯棉透气衣物,避免搔抓导致继发感染。饮食上减少辛辣刺激及高组胺食物摄入,如海鲜、芒果、酒精等。室内保持湿度50%-60%,定期清洗床品减少尘螨。若出现渗液、脓疱等感染迹象,需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长期反复发作患者可进行过敏原检测,针对性避免诱发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