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萎缩通常不会直接对应尿毒症分期,但肾脏体积缩小超过50%且伴随肾功能严重下降时需警惕尿毒症风险,主要与慢性肾病进展、肾小球滤过率下降、高血压肾病、糖尿病肾病等因素相关。
1、慢性肾病进展长期慢性肾脏病导致肾单位不可逆损伤,肾实质逐渐纤维化萎缩,当肾小球滤过率低于15毫升/分钟时可能进入尿毒症期,需通过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或肾移植治疗。
2、肾小球滤过率尿毒症诊断核心指标为肾小球滤过率持续低于15毫升/分钟,此时肾脏体积多已缩小超过50%,需结合肌酐清除率和临床症状综合判断。
3、高血压肾病长期未控制的高血压导致肾小动脉硬化,肾脏体积缩小与血压控制程度相关,需使用缬沙坦、氨氯地平等药物控制血压延缓肾功能恶化。
4、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引起的肾小球硬化可导致肾脏进行性萎缩,当出现大量蛋白尿和肾小球滤过率快速下降时,需使用SGLT-2抑制剂或GLP-1受体激动剂干预。
定期监测肾功能指标和肾脏超声,控制血压血糖,限制蛋白质摄入量每日每公斤体重0.6-0.8克,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