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流脓可能由外耳道炎、中耳炎、鼓膜穿孔、胆脂瘤型中耳炎等疾病引起,治疗需根据病因选择抗生素滴耳液、口服药物或手术干预。
1、外耳道炎:多因挖耳或进水导致细菌感染,表现为耳痛伴黄色分泌物。可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配合头孢克洛口服,严重者需清理脓液后局部用药。
2、急性中耳炎:常继发于感冒,脓液黏稠伴听力下降。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口服联合氯霉素滴耳液,若发热需加用布洛芬退热。
3、鼓膜穿孔:外伤或感染导致穿孔流脓,禁用滴耳液。需口服阿奇霉素预防感染,多数小穿孔可自愈,大穿孔需行鼓膜修补术。
4、胆脂瘤中耳炎:脓液恶臭伴耳鸣头痛,CT确诊后需手术清除病灶。术前用环丙沙星滴耳液控制感染,术后定期换药避免复发。
保持耳道干燥,避免用力擤鼻,出现耳痛加剧或高热应立即就诊。用药需严格遵循医嘱,不可自行使用滴耳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