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性胸膜炎可通过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方式缓解。干性胸膜炎通常由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胸部外伤、肿瘤转移、药物反应等原因引起。
1、一般治疗患者需卧床休息,减少胸廓活动以降低胸膜摩擦。采取患侧卧位可减轻疼痛,必要时使用多头胸带固定胸部。保持环境通风,避免受凉。饮食宜选择高热量、高蛋白、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少量多餐,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每日饮水量应达到2000毫升以上,有助于稀释胸腔渗出物。
2、药物治疗细菌感染引起的干性胸膜炎可遵医嘱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等抗生素。结核性胸膜炎需规范使用异烟肼片、利福平胶囊等抗结核药物。疼痛剧烈时可短期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但需警惕胃肠道不良反应。糖皮质激素如醋酸泼尼松片可用于免疫相关性胸膜炎,但须严格掌握适应症。
3、物理治疗胸痛缓解后可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包括腹式呼吸、缩唇呼吸等,每日重复进行有助于预防胸膜粘连。超短波理疗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每次治疗时间控制在15分钟以内。恢复期可逐步进行上肢伸展运动,但需避免剧烈咳嗽或突然扭转身体。胸腔穿刺仅适用于合并少量积液的情况,操作需严格无菌。
4、中医治疗中医辨证属痰热壅肺证可用清气化痰丸,气滞血瘀证可选血府逐瘀胶囊。外敷疗法可取芒硝、大黄等份研末,醋调敷于患处。针灸选取肺俞、膻中、内关等穴位,采用泻法留针20分钟。拔罐可在背部膀胱经走罐,但皮肤破损者禁用。中药熏蒸使用桂枝、桑白皮等药材,水温控制在50摄氏度以下。
5、手术治疗对于顽固性胸痛或胸膜增厚严重的患者,可考虑胸腔镜下胸膜固定术。胸膜剥脱术适用于广泛胸膜钙化导致限制性通气障碍者。术前需完善肺功能检查,评估手术耐受性。恶性肿瘤转移引起的胸膜炎需根据原发灶情况选择姑息性手术。术后需密切观察胸腔引流液性状,预防支气管胸膜瘘。
干性胸膜炎患者应戒烟限酒,避免接触刺激性气体。保持居住环境湿度在50%左右,冬季注意保暖。康复期间每月复查胸部X线,监测胸膜修复情况。合并基础疾病如糖尿病者需严格控制血糖。出现发热、呼吸困难加重等情况应及时复诊。适当进行太极拳、八段锦等舒缓运动,增强胸廓顺应性。心理疏导有助于缓解因长期胸痛导致的焦虑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