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可通过情绪持续低落、兴趣减退、睡眠障碍、自我否定、躯体不适等表现判断。抑郁症可能与遗传因素、应激事件、神经递质失衡、慢性疾病、人格特征等因素有关,需结合专业心理评估确诊。
1、情绪持续低落每天大部分时间感到悲伤空虚,持续两周以上无法缓解。典型表现为晨重夜轻,常伴有绝望感或无助感,部分患者会出现不明原因的哭泣。这种情绪与日常短暂的情绪波动不同,且难以通过自我调节改善。
2、兴趣减退对既往热衷的活动丧失兴趣,回避社交甚至放弃爱好。严重时表现为情感麻木,对亲人情感反应减弱。部分患者会描述"快乐像隔着一层玻璃",这种状态会显著影响工作学习效率。
3、睡眠障碍早醒后无法再次入睡是典型表现,也可能表现为入睡困难或睡眠浅。少数患者会出现睡眠过多,但醒后仍感疲惫。持续睡眠紊乱会加重日间注意力不集中和疲劳感。
4、自我否定过度自责自罪,将小事归咎为自身缺陷。常伴随认知扭曲如"我毫无价值"等极端想法,严重者会产生自杀念头。这种负面认知往往与实际情况严重不符,但患者无法自行纠正。
5、躯体不适不明原因的头痛、背痛或消化系统症状,体检无器质性病变。部分患者会出现食欲显著改变,体重波动超过5%。这些躯体症状常成为患者首诊原因,容易造成误诊。
若出现上述多个症状且持续两周以上,建议到精神心理科进行专业评估。日常生活中保持规律作息,适当进行有氧运动,维持社交联系,避免过量摄入咖啡因和酒精。家属应给予充分情感支持,避免指责或过度鼓励,及时陪同就医。抑郁症经规范治疗多数预后良好,早期识别干预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