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窦炎严重程度可通过症状持续时间、疼痛强度、伴随症状、影像学检查及并发症风险综合判断。主要评估指标有鼻塞程度、脓性分泌物量、面部压痛范围、嗅觉减退情况及全身反应等。
1、症状持续时间急性鼻窦炎症状持续4周内属轻度,4-12周为中度,超过12周提示慢性鼻窦炎可能需警惕。若出现反复发作或症状持续加重,往往反映炎症控制不佳。儿童患者持续10天以上流脓涕即需考虑细菌性鼻窦炎。
2、疼痛强度轻度表现为钝痛或压迫感,中度出现明显颌面胀痛,重度可能伴随剧烈头痛或牙齿放射痛。额窦炎晨起疼痛显著,上颌窦炎弯腰时加重,蝶窦炎常放射至枕部。疼痛影响睡眠或日常活动时提示病情进展。
3、伴随症状单纯鼻塞流涕为轻度,出现黄绿色脓涕伴血丝属中度,高热超过39度、视力改变或意识模糊则为危重信号。儿童可能出现咳嗽、耳痛等非典型表现。伴随哮喘发作或呼吸困难需紧急处理。
4、影像学检查CT显示黏膜增厚或液平属轻中度,骨壁侵蚀或息肉形成提示重度。鼻内镜检查发现中鼻道脓性分泌物为活动性感染证据。MRI对颅内并发症诊断有特殊价值。影像学改变与症状不符时需考虑真菌性鼻窦炎。
5、并发症风险眶周红肿提示眶并发症前兆,脑膜炎体征如颈强直需立即干预。糖尿病患者、免疫功能低下者及儿童更易发生严重并发症。反复发作可能引发支气管扩张或中耳炎等迁延性疾病。
建议保持鼻腔湿润可使用生理盐水冲洗,避免用力擤鼻防止病原体扩散。急性期宜选择清淡饮食,补充维生素C增强免疫力。慢性患者应远离过敏原,规律运动改善鼻腔通气。出现持续发热、视力变化或意识障碍等危险信号时须立即就医,避免自行使用抗生素。定期复查鼻内镜有助于评估治疗效果,必要时需考虑功能性鼻内镜手术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