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产可能对胎儿造成缺氧、产伤、感染等影响,严重时可导致脑损伤甚至死亡。难产对胎儿的影响主要有产程延长导致的缺氧缺血性脑病、机械性产伤、吸入性肺炎、新生儿窒息、围产期感染等。
1、缺氧缺血性脑病产程延长或停滞会导致胎盘供氧不足,胎儿可能出现脑部缺氧。轻度缺氧可能引起新生儿嗜睡、肌张力低下,重度缺氧可导致抽搐、昏迷等神经系统后遗症。这种情况需要立即进行新生儿复苏,必要时使用脑保护药物如胞磷胆碱钠注射液、神经节苷脂注射液等。
2、机械性产伤难产过程中可能发生锁骨骨折、臂丛神经损伤、头皮血肿等机械性损伤。头盆不称或胎位异常时,产钳或胎头吸引助产可能加重损伤。这类损伤需要骨科或神经科会诊,部分病例需手术治疗。
3、吸入性肺炎胎儿在宫内窘迫时可能出现喘息样呼吸,吸入被胎粪污染的羊水。胎粪吸入综合征可导致呼吸窘迫、肺动脉高压,需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严重者需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
4、新生儿窒息严重难产可导致新生儿出生时无自主呼吸或心率低于100次/分。Apgar评分低下时需要立即进行正压通气、胸外按压等复苏措施,必要时使用肾上腺素等药物。
5、围产期感染产程超过24小时或胎膜早破超过18小时会增加感染风险。新生儿可能出现败血症、肺炎等,表现为发热或低体温、喂养困难等。需进行血培养后经验性使用抗生素如青霉素类、头孢类药物治疗。
预防难产对胎儿的影响需要规范产前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高危妊娠因素。孕期应控制体重增长,适当运动增强产力。出现规律宫缩后应及时入院待产,医护人员会持续监测胎心变化。分娩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时,医生会根据指征及时采取会阴切开、产钳助产或剖宫产等措施。新生儿出生后需密切观察呼吸、肌张力、反射等状况,必要时转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母乳喂养有助于增强新生儿免疫力,家长需注意保持喂养姿势正确,避免呛奶。定期进行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可早期发现脑损伤,及时干预能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