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雷特食管的主要症状包括胃灼热、反酸、吞咽困难、胸骨后疼痛以及慢性咳嗽。巴雷特食管是食管下段黏膜长期受胃酸刺激导致的病理改变,属于胃食管反流病的并发症,可能增加食管腺癌风险。
1、胃灼热胃灼热是巴雷特食管最常见的症状,表现为胸骨后烧灼感,通常在进食后或平躺时加重。胃酸反流刺激食管黏膜导致灼热感,长期反复发作可能损伤食管上皮。患者可通过抬高床头、避免高脂饮食等方式缓解症状,严重时需使用抑酸药物如奥美拉唑、雷贝拉唑等治疗。
2、反酸反酸指胃内容物反流至口腔或咽喉部,常伴有酸苦味。巴雷特食管患者因食管下括约肌功能异常,胃酸易反流至食管。长期反酸可能腐蚀牙齿并引发咽喉炎。建议避免咖啡、巧克力等降低括约肌压力的食物,必要时遵医嘱服用铝碳酸镁等黏膜保护剂。
3、吞咽困难巴雷特食管进展期可能出现吞咽困难,因食管炎症或纤维化导致管腔狭窄。患者常描述食物滞留感或吞咽疼痛,严重时需进行食管扩张术。早期发现可通过质子泵抑制剂如泮托拉唑控制炎症,延缓病情进展。
4、胸骨后疼痛胸骨后疼痛多由胃酸刺激食管神经或食管痉挛引起,易与心绞痛混淆。疼痛可放射至背部或肩部,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需通过胃镜鉴别诊断,治疗以抑酸为主,可联合多潘立酮促进胃排空。
5、慢性咳嗽胃酸反流至咽喉可能刺激气道引发慢性咳嗽,尤其夜间平卧时明显。此类咳嗽常被误诊为哮喘或支气管炎。确诊需结合24小时食管pH监测,治疗需同时控制反流和呼吸道症状,必要时使用莫沙必利调节胃肠动力。
巴雷特食管患者需长期随访胃镜监测黏膜变化,日常应保持低脂低糖饮食,避免烟酒、辛辣食物及饱餐后立即平卧。超重者需减重以降低腹压,睡眠时建议抬高床头15-20厘米。若出现呕血、黑便或体重骤降等警示症状,须立即就医排除恶变可能。规律服用抑酸药物可有效控制症状,但不可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