癫痫发作可通过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受伤、记录发作时间、避免强行约束、及时就医等方式处理。癫痫发作通常由脑部异常放电引起,需根据发作类型采取针对性措施。
1、保持气道:
癫痫发作时立即将患者调整为侧卧位,解开衣领保持呼吸通畅。口腔分泌物需用软布清理,防止误吸导致窒息。不可强行撬开牙关或塞入硬物,避免造成牙齿损伤或呼吸道阻塞。
2、防护措施:
移开周围尖锐物品,用软垫保护头部。发作期间禁止喂食喂水,避免因意识不清引发呛咳。抽搐时不可按压肢体,关节过度用力可能导致骨折或肌肉拉伤。
3、时间记录:
准确记录发作起始时间与持续时间,观察抽搐形式与意识状态。超过5分钟的持续状态需立即送医,长时间缺氧可能造成脑细胞不可逆损伤。
4、避免约束:
发作期间不可强行按压或捆绑患者,过度约束可能加重躁动。保持环境安静,等待抽搐自然停止。多数发作会在2-3分钟内自行缓解。
5、医疗干预:
首次发作、孕妇发作或伴有高热外伤等情况需急诊处理。医生可能使用地西泮注射液控制持续状态,后续需完善脑电图与影像学检查明确病因。
日常应保证癫痫患者规律服药,避免熬夜、饮酒、闪光刺激等诱发因素。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B6与镁元素,推荐食用全谷物、深绿色蔬菜及坚果。运动选择游泳、散步等低风险项目,避免单独进行高空或水上活动。照料者需学习心肺复苏技能,定期随访调整抗癫痫药物方案。
老年痴呆症的预防措施主要包括生活方式调整、认知训练、慢性病管理、社交活动及饮食干预。具体方法有保持规律运动、学习新技能、控制三高、积极参与社交、采用地中海饮食等。
1、规律运动:
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可改善脑血流,如快走、游泳或太极拳。运动能促进神经营养因子分泌,延缓海马体萎缩,降低β淀粉样蛋白沉积风险。建议选择需协调性的运动项目,更能刺激大脑神经网络连接。
2、认知训练:
持续进行复杂认知活动如学习乐器、外语或桥牌,能增加大脑认知储备。认知刺激可促进突触可塑性,使神经元形成代偿性连接网络。建议每天进行30分钟针对性训练,结合计算、记忆与空间定位等多维练习。
3、慢性病管理:
严格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将收缩压维持在130mmHg以下,糖化血红蛋白低于7%。血管性因素占痴呆病因的30%,长期血糖波动会加速tau蛋白磷酸化。需定期监测指标并按医嘱调整治疗方案。
4、社交互动:
每周参与3次以上团体活动能降低42%的痴呆风险。社交时语言交流、情绪识别等过程可激活默认模式网络,抑制大脑炎症因子释放。建议参加社区老年大学、合唱团等需协作的集体活动。
5、膳食调整:
采用富含Omega-3脂肪酸、抗氧化物的地中海饮食模式。每日摄入30克坚果、500克深色蔬菜,用橄榄油替代动物油脂。多酚类物质能穿透血脑屏障清除自由基,DHA可维持神经元细胞膜稳定性。
建议60岁以上人群每年进行认知功能筛查,合并脑血管危险因素者需加强监测。保持每日7小时优质睡眠有助于清除脑内代谢废物,午休不超过30分钟避免昼夜节律紊乱。适当补充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E,但需避免过量摄入铝、铜等重金属。建立固定的生活作息,减少环境突变带来的应激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