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种五联疫苗后出现发烧属于常见不良反应,通常可通过物理降温、补充水分、观察症状等方式处理。五联疫苗包含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脊髓灰质炎和b型流感嗜血杆菌成分,发热反应多与免疫应答有关。
1、物理降温体温未超过38.5摄氏度时建议采用温水擦浴、退热贴等物理降温措施。重点擦拭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分布区域,避免使用酒精擦拭。保持室内通风,减少衣物包裹,每半小时复测体温。
2、补充水分发热期间需增加母乳或配方奶喂养频次,6个月以上婴幼儿可少量多次饮用温水。体液补充有助于促进代谢循环,预防脱水引起的电解质紊乱。观察排尿量及口唇湿润度判断补水是否充足。
3、观察症状监测发热持续时间及伴随症状,若72小时内体温自行消退且无皮疹、抽搐等异常,通常无须特殊处理。记录发热峰值变化曲线,注意精神状态与进食量等整体情况评估。
4、药物干预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或伴有明显不适时,可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等儿童专用退热药。禁用阿司匹林类药物,避免重复用药,两次用药间隔不少于4小时。
5、就医指征出现持续高热超过3天、惊厥发作、意识模糊、皮肤瘀斑或喂养困难等情况需立即就医。早产儿、先天性免疫缺陷患儿等特殊人群出现发热建议及时儿科就诊评估。
疫苗接种后24小时内避免剧烈活动,保持接种部位清洁干燥。发热期间宜选择米粥、果泥等易消化食物,暂停添加新辅食。注意与其他感染性发热鉴别,若伴有咳嗽腹泻等症状需考虑偶合其他疾病可能。建议家长留存疫苗说明书以备查询,后续接种前需主动告知既往不良反应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