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心脏病可通过心肺复苏、使用急救药物、拨打急救电话、保持患者体位稳定、避免移动患者等方式抢救。心脏病发作通常由冠状动脉阻塞、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心脏瓣膜病变、心肌炎等原因引起。
1、心肺复苏心肺复苏是抢救突发心脏病的首要措施,适用于患者意识丧失且无自主呼吸的情况。施救者需将患者平放于硬质地面,双手重叠置于胸骨中下段,垂直向下按压5-6厘米深度,频率保持100-120次/分钟。每30次胸外按压后给予2次人工呼吸,持续至患者恢复意识或专业急救人员到达。操作时需确保按压位置准确,避免肋骨骨折等并发症。
2、使用急救药物硝酸甘油片是冠心病患者常备急救药物,舌下含服可扩张冠状动脉改善供血。阿司匹林肠溶片能抑制血小板聚集,急性发作时嚼服300毫克可减少血栓形成。患者若携带医生处方的急救药物如盐酸肾上腺素自动注射笔,应按说明书立即使用。所有药物使用需严格遵循医嘱,不可自行调整剂量。
3、拨打急救电话发现心脏病发作症状后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清晰说明患者症状、所在位置和联系方式。保持电话畅通以便急救人员指导临时处置措施,如描述患者面色、呼吸状态等关键信息。城市地区尽量提供详细地址和显著标志物,农村地区可派人到路口引导救护车,争取黄金抢救时间。
4、保持患者体位稳定协助清醒患者采取半卧位或端坐位,双腿自然下垂可减少回心血量,降低心脏负荷。意识模糊者应取复苏体位,头部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窒息。避免突然改变体位或剧烈活动,解开领口、腰带等束缚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冬季注意保暖但不要过热,夏季移至阴凉处避免中暑加重病情。
5、避免移动患者急性发作期禁止随意搬动患者,不当移动可能诱发心室颤动等严重并发症。确需转移时应使用担架保持身体水平,头部略抬高。转运途中持续监测呼吸和脉搏,备好除颤器等急救设备。到达医院后详细向接诊医生说明发病时间、已采取的急救措施及患者用药史。
心脏病患者日常应随身携带急救卡片注明病史和过敏药物,家属需学习基本心肺复苏技能。保持低盐低脂饮食,规律服用降压降脂药物,控制血压血糖在正常范围。避免情绪激动和过度劳累,冬季注意防寒保暖。定期复查心电图和心脏超声,按医嘱调整治疗方案。出现胸闷气短等先兆症状时及时休息并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症状持续超过20分钟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