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期间突发乙肝可能与免疫力下降、病毒潜伏感染、母婴垂直传播、医源性暴露等因素有关,需通过抗病毒治疗、肝功能监测、母婴阻断等措施干预。
1、免疫力下降妊娠期免疫调节变化可能激活潜伏的乙肝病毒。建议孕妇定期检测乙肝两对半,出现病毒复制时遵医嘱使用替诺福韦、恩替卡韦等抗病毒药物。
2、病毒潜伏感染既往未发现的隐匿性乙肝感染在孕期显现。需完善HBV-DNA检测,若病毒载量高可选用替比夫定联合免疫球蛋白进行母婴阻断。
3、母婴垂直传播乙肝病毒通过胎盘或产道感染胎儿。新生儿出生后12小时内需接种乙肝疫苗和免疫球蛋白,哺乳期母亲持续抗病毒治疗需评估用药安全性。
4、医源性暴露产检或分娩过程中接触被污染器械导致感染。医疗机构应严格执行消毒规范,孕妇避免不必要的侵入性操作。
孕期发现乙肝感染应避免高脂饮食,保证优质蛋白摄入,分娩后需持续监测肝功能及病毒载量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