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术后发烧可通过物理降温、调整补液、抗感染治疗、监测生命体征、调整药物等方式处理。心肌梗死术后发烧可能与术后吸收热、感染、药物反应、血栓形成、心包炎等原因有关。
1、物理降温术后早期低热可先用温水擦浴或冰袋冷敷额头。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时可使用退热贴,避免酒精擦浴刺激皮肤。保持病房通风,减少盖被厚度,每2小时复测体温。
2、调整补液发热伴随出汗需增加补液量,每日静脉输液量可调整至2000-2500毫升。监测尿量及中心静脉压,避免心功能不全患者输液过量。必要时使用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3、抗感染治疗血常规提示白细胞升高时需考虑感染,可遵医嘱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等广谱抗生素。切口感染需加强换药,肺部感染配合雾化吸入乙酰半胱氨酸溶液。
4、监测生命体征持续心电监护观察心率变化,发热时心肌耗氧量增加可能诱发心律失常。每4小时测量血压,警惕感染性休克。记录24小时出入量,监测肾功能变化。
5、调整药物发热可能影响抗凝药物代谢,需监测凝血酶原时间调整华法林钠片剂量。非甾体抗炎药可能加重胃肠反应,可改用对乙酰氨基酚片退热。糖皮质激素使用需评估感染风险。
心肌梗死术后患者应保持清淡饮食,选择低盐低脂的燕麦粥、清蒸鱼等食物,每日分5-6次少量进食。术后2周内避免剧烈活动,可在床边进行踝泵运动预防血栓。家属需协助记录每日体温变化,观察切口有无渗液,出现持续高热或寒战立即通知医护人员。恢复期保持情绪稳定,睡眠时抬高床头30度减轻心脏负荷,定期复查心电图和心肌酶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