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不治通常不会自然好转,需立即就医干预。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急性闭塞导致心肌缺血坏死的危重症,延误治疗可能引发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甚至猝死。
心肌梗死发生后,坏死的心肌细胞无法再生,冠状动脉持续闭塞会扩大梗死范围。早期通过溶栓或介入手术开通血管可挽救濒死心肌,改善预后。若未及时治疗,梗死区心肌逐渐纤维化,心脏收缩功能持续下降,可能出现活动后气促、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等心力衰竭表现。部分患者因缺血诱发心室颤动,可在短时间内死亡。
极少数小面积心肌梗死患者可能通过侧支循环代偿,症状暂时缓解,但梗死病灶仍存在。这类患者后期易发生室壁瘤、附壁血栓等并发症,突发脑栓塞或心脏破裂风险显著增高。任何疑似心肌梗死症状如胸骨后压榨性疼痛超过20分钟,均需立即呼叫急救。
确诊心肌梗死后需长期规范用药,如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抗血小板聚集,阿托伐他汀钙片稳定斑块,酒石酸美托洛尔片控制心率。日常应避免剧烈运动、情绪激动,戒烟限酒,低盐低脂饮食,定期监测血压血糖。出现胸闷加重、下肢水肿等症状时需及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