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青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
活动性肝硬化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肝功能减退和门静脉高压症状。治疗上需要针对病因进行干预,同时改善症状和预防并发症。
1、肝功能减退表现为乏力、食欲下降、黄疸、皮肤瘙痒和消瘦。这些症状与肝脏代谢功能下降有关,建议进行肝功能检查,及时补充营养,必要时使用护肝药物如还原型谷胱甘肽、复方甘草酸苷、双环醇等。
2、门静脉高压症状包括腹水、脾肿大和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腹水可以通过限制盐分摄入、使用利尿剂如螺内酯、呋塞米,以及白蛋白输注进行治疗。脾肿大需定期复查,必要时进行脾切除手术。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可使用普萘洛尔降低门静脉压力,严重时进行内镜下套扎或硬化剂注射。
3、肝硬化患者容易出现凝血功能障碍,表现为牙龈出血、鼻出血等。建议补充维生素K,定期监测凝血功能,必要时输注血浆或凝血因子。
4、肝硬化还可能引发肝性脑病,表现为意识障碍、行为异常等。治疗上需限制蛋白质摄入,使用乳果糖或利福昔明调节肠道菌群,严重时进行血液透析。
5、肝硬化患者免疫力下降,容易发生感染。建议定期接种疫苗,如乙肝疫苗、流感疫苗,出现感染时及时使用抗生素。
活动性肝硬化的治疗需要多学科协作,个性化制定治疗方案,定期随访,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患者需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戒酒,合理饮食,适当运动,有助于延缓病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