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是否适合白内障手术需评估视力影响程度、全身健康状况及眼部条件,主要考虑因素有晶状体混浊程度、角膜内皮细胞计数、眼压水平、眼底状况及全身慢性病控制情况。
1、晶状体混浊程度白内障手术的核心指征是晶状体混浊导致视力显著下降影响日常生活。当视力低于0.3或眩光敏感度明显增加时,即使未达传统手术标准也可考虑手术。需通过裂隙灯检查确认核性、皮质性或后囊下混浊类型,其中核性混浊进展较慢,后囊下混浊对视力影响更显著。
2、角膜内皮细胞计数术前角膜内皮显微镜检查需确保细胞密度大于2000个/mm²。糖尿病患者或长期使用青光眼药物者可能存在内皮功能储备下降,低于1500个/mm²时手术风险增加。角膜营养不良或既往眼部外伤史患者需额外谨慎评估。
3、眼压水平合并青光眼患者需将眼压控制在21mmHg以下方可手术。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可选择白内障联合房角分离术,开角型青光眼需避免术后激素性高眼压。严重青光眼视神经萎缩者需权衡手术获益。
4、眼底状况术前需排除黄斑变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眼底疾病。严重黄斑病变患者术后视力改善可能有限,但为治疗眼底疾病仍需先行白内障清除。视网膜脱离高风险者需选择合适的人工晶体类型。
5、全身慢性病控制高血压患者术前血压应低于160/100mmHg,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宜控制在8mmol/L以下。长期服用抗凝药物者需根据出血风险调整用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需评估平卧耐受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需提前进行手术配合训练。
术后需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滴眼液预防感染,避免揉眼及剧烈活动。定期复查眼压及角膜情况,人工晶体植入者需监测后发障形成。保持均衡饮食补充维生素A、C、E,适度户外活动但需佩戴防紫外线眼镜。合并糖尿病患者应严格控制血糖,高血压患者维持血压稳定有助于术后恢复。出现眼红、眼痛或视力突然下降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