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全切术后需注意伤口护理、活动限制、饮食调整、症状监测及心理调适。术后恢复涉及伤口管理、并发症预防、营养支持、身体机能恢复及长期随访等方面。
1、伤口护理:
术后需保持腹部切口干燥清洁,每日观察有无红肿渗液。术后2周内避免沾水,淋浴时可用防水敷料保护。若发现伤口发热、疼痛加剧或异常分泌物,需及时就医。拆线前避免剧烈活动导致伤口张力增加,术后1个月复查确认愈合情况。
2、活动限制:
术后6周内禁止提重物超过3公斤,避免增加腹压的动作如深蹲、仰卧起坐。建议术后2周内以散步为主,每日步数控制在3000步以内,6周后逐步恢复低强度运动。长时间卧床时需每2小时翻身活动下肢,预防静脉血栓形成。
3、饮食调整:
术后24小时从流食过渡到半流食,3天后可恢复普食。宜选择高蛋白食物如鱼肉、豆制品,搭配富含维生素C的果蔬促进组织修复。术后1个月内忌食辛辣刺激、产气食物,每日饮水不少于1500毫升预防尿路感染。
4、症状监测:
术后可能出现阴道少量出血,持续时间不超过2周。若出血量超过月经量或伴有血块需就医。体温超过38℃提示感染可能,持续下腹痛需排除盆腔粘连。术后3个月需复查超声评估手术效果。
5、心理调适:
子宫缺失可能引发焦虑或失落感,可通过正念冥想缓解情绪波动。加入病友互助小组分享经验,与伴侣保持亲密沟通。术后6周经医生评估后可恢复性生活,使用水溶性润滑剂减少不适感。
术后3个月内避免泡澡、游泳等水下活动,穿着宽松棉质内裤减少摩擦。建议每日摄入30克膳食纤维预防便秘,可食用燕麦、火龙果等。规律进行凯格尔运动强化盆底肌,术后6个月可尝试瑜伽、游泳等温和运动。长期需每年妇科检查监测激素水平变化,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激素替代治疗。保持均衡饮食和适度运动有助于维持骨密度,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