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市妇幼保健院
儿童保健科
宝宝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主要通过抗病毒治疗、对症处理和家庭护理缓解症状。大多数患儿症状较轻,7-10天可自愈,但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防止重症发生。
1、抗病毒治疗
手足口病由肠道病毒(如柯萨奇病毒A16、EV71型)引起,目前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对于重症患儿,医生可能会使用干扰素α喷雾或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以抑制病毒复制和减轻炎症反应。轻症患儿通常无需抗病毒治疗,以对症处理为主。
2、对症处理
手足口病的主要症状包括发热、口腔溃疡和皮疹。针对发热,可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退热,避免使用阿司匹林以防并发症。口腔溃疡可用生理盐水漱口或涂抹口腔溃疡凝胶缓解疼痛。皮疹一般无需特殊处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即可,避免抓挠以防感染。
3、家庭护理
家庭护理是手足口病治疗的重要环节。患儿应多休息,饮食以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为主,如米粥、蔬菜汤等,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注意补充水分,防止脱水。家长需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如出现持续高热、呕吐、嗜睡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4、预防措施
手足口病具有较强传染性,预防是关键。家长应教育孩子勤洗手,避免接触患病儿童。家庭环境保持清洁,定期消毒玩具和餐具。接种EV71型疫苗可有效预防重症手足口病,建议6个月至5岁儿童接种。
手足口病虽常见,但家长需重视病情变化,及时就医。通过科学治疗和细心护理,大多数患儿可顺利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