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腹产仍可能发生羊水栓塞,但概率低于自然分娩。羊水栓塞是羊水及内容物进入母体血液循环引发的急性过敏反应,剖腹产时可能因子宫切口血管开放、胎盘剥离等因素导致。
剖腹产手术过程中,子宫壁切口可能使羊水通过开放的静脉窦进入母体循环系统。手术操作如胎盘剥离、子宫收缩乏力等可能增加羊水进入血管的概率。但剖腹产避免了产道挤压过程,减少了羊水被压入血管的机会,整体风险较阴道分娩降低。临床统计显示剖腹产羊水栓塞发生率约为自然分娩的三分之一。
极少数情况下,剖腹产术后仍可能发生迟发型羊水栓塞。这通常与术后子宫收缩不良、胎盘残留物排出有关。高龄产妇、多胎妊娠、胎盘早剥等高危因素患者,即使选择剖腹产,仍需警惕羊水栓塞风险。部分病例报告显示,剖腹产术中未发生栓塞,但术后24小时内出现典型症状。
建议剖腹产围手术期密切监测生命体征,术后观察出血量、血氧饱和度等指标。出现呼吸困难、低血压、凝血功能障碍等表现时需立即抢救。高危孕妇产前应充分评估,术中规范操作可进一步降低风险。术后保持导尿管通畅,避免膀胱充盈影响子宫收缩,有助于减少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