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水栓塞病人的处理原则主要包括立即心肺复苏、纠正凝血功能障碍、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多学科团队协作及紧急终止妊娠。羊水栓塞是产科急危重症,起病急骤且死亡率高,需采取快速综合救治措施。
1、立即心肺复苏一旦发生羊水栓塞,患者可能出现突发心跳骤停或严重低氧血症。此时需立即启动高级生命支持,包括气管插管机械通气、胸外按压及肾上腺素等药物应用。同时建立中心静脉通路监测中心静脉压,持续心电监护评估心律失常风险。抢救过程中需特别注意避免延误,每延迟一分钟复苏成功率显著下降。
2、纠正凝血功能障碍羊水栓塞常引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表现为全身出血倾向。需紧急输注新鲜冰冻血浆补充凝血因子,使用冷沉淀改善纤维蛋白原水平,必要时输注血小板。动态监测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及D-二聚体等指标,警惕产后大出血风险。禁用肝素等抗凝药物,避免加重出血。
3、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患者易出现顽固性低血压甚至心源性休克。需快速补液扩容,首选晶体液维持有效循环血量。血管活性药物如去甲肾上腺素可提升血压,正性肌力药物如多巴酚丁胺改善心功能。有创动脉压监测指导用药,超声评估心脏收缩功能,必要时采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等器械支持。
4、多学科团队协作需组建产科、麻醉科、重症医学科、输血科等多学科团队。产科医生负责评估分娩进程,麻醉医师管理气道与循环,重症团队主导高级生命支持,输血科保障血液制品供应。建立标准化沟通流程,明确分工协作,定期进行模拟演练提升应急能力。
5、紧急终止妊娠对于未分娩患者,在稳定母体生命体征后需立即终止妊娠。根据宫颈条件选择剖宫产或阴道助产,手术需由经验丰富的产科医师操作。胎儿娩出后加强子宫收缩,预防产后出血。胎盘娩出后仔细检查有无子宫破裂等并发症,必要时行子宫动脉栓塞或子宫切除术。
羊水栓塞抢救成功后需转入重症监护病房持续监测,重点观察心肺功能、凝血指标及肾功能变化。恢复期可能出现认知功能障碍等神经系统后遗症,需早期康复干预。建议孕产妇定期产检,存在高龄、多胎妊娠等高危因素者应在具备抢救条件的医院分娩。产后注意补充铁剂纠正贫血,适度活动预防静脉血栓,保持良好心态促进身心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