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癌首选手术治疗,具体方式包括全子宫切除术、双侧附件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方案需结合肿瘤分期、患者年龄及生育需求综合制定。
1、全子宫切除:
早期患者标准术式为全子宫切除,通过完整切除子宫体及宫颈消除原发病灶。该术式对Ⅰ期患者五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术中需注意避免肿瘤破裂导致种植转移。
2、附件切除:
双侧输卵管卵巢切除可降低雌激素持续刺激风险,绝经后患者常规实施。对于年轻患者需评估保留卵巢的可能性,术后需密切监测激素水平变化。
3、淋巴清扫:
盆腔淋巴结清扫能准确判断肿瘤转移范围,指导后续治疗。术中采用前哨淋巴结活检技术可减少淋巴水肿等并发症,适用于低危型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
4、辅助治疗:
术后根据病理结果补充放疗或化疗,高危患者推荐同步放化疗。靶向药物如帕博利珠单抗可用于微卫星不稳定型晚期患者,激素治疗适用于年轻要求保留生育功能者。
5、个体化方案:
对于不能耐受手术的老年患者可选择根治性放疗,早期低危型可考虑孕激素保守治疗。遗传性林奇综合征患者需进行基因检测并制定预防性手术计划。
术后应保持低脂高纤维饮食,适量补充大豆异黄酮等植物雌激素。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避免久坐不动。定期复查肿瘤标志物及影像学检查,术后两年内每3个月随访一次。出现异常阴道流血或盆腔疼痛需及时就诊,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可能降低复发风险但需评估出血风险。保持体重指数在18.5-24之间,控制血糖血压在正常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