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时首选药物为肾上腺素,其他常用药物包括阿托品、胺碘酮、利多卡因和碳酸氢钠。心肺复苏用药需严格遵循国际指南,根据患者心律和病情选择药物,所有药物均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1、肾上腺素肾上腺素是心肺复苏的核心药物,通过激动α受体收缩外周血管,提高冠状动脉和脑灌注压。适用于心室颤动、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心脏停搏和无脉性电活动。该药物能增强心肌收缩力,提高电除颤成功率,但可能增加心肌耗氧量。使用前需确认静脉通路通畅,避免皮下或肌肉注射。
2、阿托品阿托品作为M胆碱受体拮抗剂,主要用于缓慢性心律失常导致的心脏骤停。通过阻断迷走神经对心脏的抑制作用,提高窦房结和房室结自律性。适用于有症状的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但对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效果有限。使用时需注意可能引发口干、视力模糊等抗胆碱能副作用。
3、胺碘酮胺碘酮是广谱抗心律失常药,用于对电复律无效的室颤或无脉性室速。通过延长心肌动作电位时程和不应期,抑制异常电活动。该药起效较慢但维持时间长,可能出现低血压、心动过缓等不良反应。给药时需监测心电图变化,避免与其他延长QT间期的药物联用。
4、利多卡因利多卡因作为钠通道阻滞剂,可替代胺碘酮用于室性心律失常。通过抑制心肌细胞钠内流,降低心室肌自律性。适用于室性早搏、室速的预防和治疗,但对房性心律失常无效。需警惕神经系统毒性反应,如嗜睡、肌肉震颤等,肝功能异常者应减量使用。
5、碳酸氢钠碳酸氢钠用于纠正严重代谢性酸中毒或高钾血症导致的心脏骤停。通过中和氢离子改善细胞内酸中毒,恢复心肌对儿茶酚胺的反应性。不推荐常规使用,仅在长时间复苏或明确酸中毒时考虑应用。过量可能导致碱中毒、低钙血症,需监测动脉血气指导用药。
心肺复苏过程中除药物使用外,持续高质量胸外按压和早期电除颤更为关键。施救者应保持呼吸道通畅,建立有效循环支持。药物选择需结合患者基础疾病、心律失常类型和复苏阶段综合判断,所有用药均须记录具体时间和剂量。复苏后仍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及时处理电解质紊乱和器官功能障碍,必要时转入重症监护病房继续治疗。定期参加心肺复苏培训有助于掌握规范用药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