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炎患者昏迷可通过保持呼吸道通畅、控制颅内压、抗感染治疗、营养支持和康复训练等方式治疗。脑炎昏迷通常由病毒或细菌感染、脑水肿、代谢紊乱、癫痫发作和缺氧性脑损伤等原因引起。
1、保持呼吸道通畅脑炎患者昏迷时可能因舌后坠或分泌物阻塞导致呼吸困难。需将患者头偏向一侧,及时清除口腔分泌物,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术。持续监测血氧饱和度,维持氧分压在60毫米汞柱以上。对于痰液黏稠者可采用雾化吸入治疗,使用氨溴索注射液帮助稀释痰液。
2、控制颅内压脑水肿是引起昏迷的重要机制,需静脉滴注20%甘露醇注射液快速脱水,每6-8小时重复给药。同时可联合呋塞米注射液增强脱水效果。头部抬高30度,避免颈部过度屈曲。持续颅内压监测超过20毫米汞柱时,需考虑去骨瓣减压术。
3、抗感染治疗病毒性脑炎需早期使用阿昔洛韦注射液,细菌性脑膜炎首选头孢曲松钠注射液。根据脑脊液培养结果调整抗生素,疗程一般14-21天。结核性脑膜炎需异烟肼片联合利福平胶囊长期治疗。严重感染可短期应用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减轻炎症反应。
4、营养支持昏迷超过3天需鼻饲营养,每日热量维持在25-30千卡/公斤。选择整蛋白型肠内营养混悬液,逐步增加至目标量。静脉补充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定期监测血清前白蛋白和转铁蛋白评估营养状况。
5、康复训练意识恢复后尽早开始康复治疗,包括高压氧促进脑细胞修复、肢体被动活动预防关节挛缩、针灸刺激神经功能重塑。认知训练从简单指令执行开始,逐步过渡到复杂任务。吞咽障碍者需进行吞咽造影评估,使用冰刺激和电刺激治疗。
脑炎患者昏迷期间家属需定期协助翻身拍背,每2小时更换体位预防压疮。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每日进行四肢关节被动活动。恢复期提供安静环境,避免强光噪音刺激。饮食宜选择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流质食物,少量多餐。密切观察意识状态变化,出现抽搐或发热及时告知医护人员。出院后定期复查脑电图和头部影像学,遵医嘱持续服用营养神经药物如甲钴胺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