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炎引起的发烧可通过物理降温、补液治疗、抗病毒药物、抗生素治疗、糖皮质激素治疗等方式缓解。脑炎通常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自身免疫反应、寄生虫感染、真菌感染等原因引起。
1、物理降温脑炎患者出现发烧症状时,可使用温水擦拭额头、腋窝、腹股沟等部位帮助散热。避免使用酒精擦拭,以免刺激皮肤或引起寒战。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时可配合使用退热贴,同时保持室内通风,穿着宽松透气的衣物。
2、补液治疗发烧会导致体内水分流失加快,需要及时补充电解质溶液或口服补液盐。对于意识清醒的患者可少量多次饮用温开水,昏迷患者需通过静脉输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补液过程中需监测尿量,避免出现脱水或水中毒。
3、抗病毒药物病毒性脑炎可遵医嘱使用阿昔洛韦注射液、更昔洛韦氯化钠注射液、膦甲酸钠氯化钠注射液等抗病毒药物。这些药物能抑制病毒DNA聚合酶,阻断病毒复制。使用期间需定期检查肝肾功能,观察是否出现皮疹等不良反应。
4、抗生素治疗细菌性脑炎需根据病原学检查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如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美罗培南注射液、万古霉素注射液等。严重感染可能需要联合用药,治疗过程中需监测血常规和炎症指标,疗程通常需要2-4周。
5、糖皮质激素治疗对于重症脑炎或伴有明显脑水肿的患者,可短期使用注射用地塞米松磷酸钠或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激素能减轻炎症反应和脑水肿,但需注意可能引起血糖升高、消化道出血等副作用,用药期间需加强监护。
脑炎患者应卧床休息,保持环境安静,避免强光刺激。饮食以流质或半流质为主,保证足够热量和蛋白质摄入。恢复期可进行肢体功能锻炼和认知训练,定期复查脑电图和头颅影像学检查。出现头痛加剧、意识障碍等情况需立即就医,避免延误治疗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