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夜间咳嗽可能由室内干燥、过敏原刺激、上呼吸道感染、胃食管反流等因素引起,可通过调整湿度、清除过敏原、药物治疗、体位调整等方式缓解。
1、调整湿度冬季暖气或空调导致空气干燥会刺激呼吸道黏膜。建议家长使用加湿器保持湿度在50%左右,睡前用温水擦拭鼻腔。
2、清除过敏原尘螨、宠物皮屑等过敏原可能引发过敏性咳嗽。家长需每周更换床单,使用防螨寝具,移除卧室毛绒玩具。
3、药物治疗病毒感染引起的咳嗽可遵医嘱使用小儿止咳糖浆、氨溴索口服溶液或孟鲁司特钠颗粒,需排除细菌感染后再用药。
4、体位调整胃食管反流患儿进食后2小时内避免平躺,抬高床头30度,少量多餐喂养有助于减少夜间咳嗽发作。
若咳嗽持续2周以上或伴随发热、喘息,建议及时就诊儿科或呼吸科排查百日咳、哮喘等疾病。日常避免接触二手烟,睡前1小时禁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