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后皮肤渗出黄水可能由烫伤、组织液渗出、局部感染或过敏反应引起,轻微情况可自行处理,持续渗出需就医排查感染。
1. 烫伤反应:艾灸温度过高导致表皮损伤,组织液渗出形成淡黄色液体。立即停止艾灸并用冷水冲洗,涂抹烫伤膏如磺胺嘧啶银乳膏,避免抓挠。
2. 组织液渗出:温热刺激加速局部血液循环,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血浆渗出。保持创面清洁干燥,可外用氧化锌软膏或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
3. 细菌感染:操作不规范导致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感染,脓性分泌物呈黄色。表现为红肿热痛,需就医进行细菌培养,使用夫西地酸乳膏或口服头孢克洛。
4. 过敏反应:对艾绒或烟雾过敏引发接触性皮炎,渗出液含大量炎性细胞。伴有瘙痒皮疹,需口服氯雷他定,外涂氢化可的松乳膏抗过敏治疗。
艾灸后出现渗出应暂停治疗,避免辛辣刺激饮食,穿着宽松棉质衣物减少摩擦,若48小时未改善或出现发热需皮肤科就诊。